no.1 原油期货前世今生
北宋元丰三年,五十岁的沈括在延洲水边偶遇一类黑褐色液体,与砂石泉水混杂,“惘惘”而出;他欣喜之际,落笔“石油”,并在随记中挥毫写下——“此物必大行于世”。
1859年,德雷克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架设了第一口现代工业油井,期待已久的神秘黏稠液体从宾州的农田喷涌而出,一时间“石油热”纵横北美。借由那台靠着蒸汽机驱动的油泵,人类无声地完成了从“蒸汽时代”向“电气时代”的惊鸿一瞥。
100多年后的中国陕西,著名的长庆油田正式开采,靠着“苦干实干,三老四严”的石油精神,在此后的半个世纪里一跃成为中国内陆第一大油气田。而该油田的所在地正坐落于当年沈括落笔《梦溪笔谈·石油》的延洲地界——回望历史,从亚太到北美,从陆地到海洋,笔直林立的钻塔、绵延万里的管道,已然在时间与空间交织下,勾勒出属于石油的鸿篇巨制。
彼时的沈括,一语成谶。
近一个世纪以来,原油的勘探与提炼技术历经数次迭代,开采的效率早已今非昔比,大量石油现货的开采与冶炼,成就了惊人的战略储备与跨境贸易;而历经20世纪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,也催生出了服务于石油供应链的衍生品市场——原油期货。相比于更为直接的现货交易,期货市场为原油的定价与供需匹对,无疑可以带来新的想象空间——此后,wti原油期货和布伦特原油期货相继在纽约商业交易所、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上市交易。2018年,属于中国的原油期货合约sc也于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问世。
而自诞生之日起,被视作“大宗商品之王”的原油期货,便一直占据各类国际民生的头条,更是各国纵横捭阖的“阵眼”。过去的40年间,投资者不仅见证过原油147美元/桶的峰峦迭起,亦亲历过-37美元/桶的至暗时刻,而原油期货的价格走势,也如心电图般凝望着人类历史的律动与无常。
no.2 地缘政治之殇
提及驱动原油价格变动的因素,就不得不聊到地缘冲突,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放言:“谁控制了石油,谁就控制所有国家。”为了手握更多的黑金筹码,大国博弈借由地缘战争甚嚣尘上。
1914年,一战爆发,现代战舰从燃煤驱动转换为燃油驱动,战舰速度和战斗力大大提升,法国总理乔治·克列孟梭曾在战争时向协约国恳求10万吨的石油输送,因为“汽油在战争中如鲜血一般必不可少”。
原油,第一次用近乎残酷的方式向世界宣告了它的重要性。
1990年8月,伊拉克入侵科威特,海湾战争爆发。中东第二大产油国伊拉克遭受国际制裁,原油供应中断,对供给侧的悲观情绪使得wti原油期货价格飙升至每桶41美元的高点,两个月内涨幅高达85%。八个月后,海湾战争达成停战协议,石油供给恢复。原油期货价格也随之暴跌,与战争期间比最大跌幅达53%。
萨达姆宣布接受停火后,麾下的伊拉克军官陆续撤离前线,归途中回望,身后科威特的油田燃烧不止,黑色的烟尘遮天蔽日。
好景不长,刚刚迎来新世纪,炮火便再次在海湾地区打响。长达7年的伊拉克战争爆发。冲突前夕,强烈的战事预期从2002年11月中旬便不断推高wti原油期货价格,次年2月底来到近40美元/桶的区间高位,涨幅更是惊人的50%。
2011年2月,伊拉克人民刚从残酷的战争中短暂抽离,2000多公里外的利比亚爆发了武装冲突,致使该国160万桶/天的石油产出骤减,危机的不确定性也给期货市场带来了强有力的炒作空间——内乱爆发次日wti便几乎呈90度直线上涨,到5月份油价已飙升至114美元/桶,空头们铩羽而归。
事实上,作为“世界油库”的中东地区,地缘纷争从未退场。2014年,伊拉克内战爆发,引发市场对于石油供应的潜在担忧——wti原油期货从年初开始震荡上行,6月底冲破100美元/桶,创下当年新高。
2018年前后,重要产油国伊拉克、利比亚战乱不断,卡塔尔与多国断交,伊朗被制裁……中东乱局频繁扰动国际原油市场,国际油价多次强势上扬,多头百试不爽。
无独有偶,当时间来到2022年的欧洲,俄乌局势的一再升级也不断刺激着市场情绪,致使油价一路飙升。3月7日,布伦特原油期货时隔多年再次站上130/桶美元,创近14年新高。
翻看数次地缘政治事件始末,战事预期一直对原油期货价格产生着脉冲式的影响。值得注意的是,不同类型事件对油价的冲击程度和持续时间各有不同,而这取决于战争是否长时间改变了全球石油供给的基本格局。
进入工业革命以来,石油作为国际政治关系中无法规避的议题,见证了数次大规模的冲突与伤亡,在奠定现代工业基石的同时,也亲历着权力的撕裂与贪婪的原罪。
no.3 黑天鹅的翅膀
脱胎于各类现货交易的衍生品市场,历来在系统性的金融危机前难以独善其身,不同资本市场间的风险溢出与传导,屡次让原油期货成为首当其冲的大类资产。
目露凶光的黑天鹅,所到住处,鲜有完卵。
1997年7月2日,泰国政府宣布放弃固定汇率,转向浮动汇率制。被国际游资狙击的泰铢,当日暴跌17%,这场发迹于外汇市场的金融风暴随后席卷整个东南亚,并迅速演变为亚洲金融危机。历经一系列的发酵,全球经济增速骤降,进而引发石油需求下降——随后的日子里,wti原油期货一泻千里,跌破11美元/桶,直逼历史低位;待到足足两年后警报解除,油价才艰难回升至正常水平。
虽然此后原油期货曾短暂涨至 35美元/桶,但千禧年初9·11事件的爆破声重创的不仅仅是五角大楼的钢筋水泥——本就疲于应付互联网泡沫的投资人,不得不再次面对更大的系统性风险。之后的两年美国经济陷入罕见的低迷,相应地,原油消费也逐渐供过于求,国际油价一度跌至16美元/桶,期货市场反应则更为迅速,wti原油价格应声下跌41%。
不期而至的,不只人祸,还有天灾。
2005年8月29日,“卡特里娜”飓风以每小时233公里的风速登陆北美,墨西哥湾沿岸的4个州一夜之间仿佛人间地狱。受灾地区石油工业随之瘫痪,累计损失的原油产量达162亿桶,纽约市场上的原油期货价格倒是不断创下历史新高,毅然站上70美元/桶大关。
彼时的人们还不知道,短短1年后,另一场更为骇人的“风暴”正在美洲大陆酝酿。
2006年春天,次贷危机爆发,两年后,其诱发的系统性风险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显现,巨量资金黯然离场,全球经济陷入二战以来最严重的衰退。更令人咋舌的是,wti原油期货竟在短短半年内如“坐过山车般”暴跌至32美元/桶;回首两个月前147美元/桶的历史新高,宛若黄粱一梦。
无独有偶,2019年9月14日凌晨,距离美国7000多英里外的沙特阿美公司两处石油设施被数架无人机袭击。市场情绪迅速分化,令原本呈现下行态势的国际原油价格逆势起“飞”。——wti原油16日跳空高开,并迅速上破60美元/桶,一度触发熔断机制。
在此后的一年间,新冠病毒再次打开了全球经济的潘多拉魔盒,工业制造、运输、旅游等与原油息息相关的行业无一幸免,各国纷纷下调石油加工及消费预期。期货市场更是出现前无古人“负油价”,美国wti原油期货5月合约跌出史上第一个负数结算价——-37.63美元,人们对期货市场“拍案惊奇”的同时,也不禁感慨原油身价的世事无常。
虽然黑天鹅事件令人们猝不及防,且杀伤力惊人,但对大类资产的影响往往是阶段性的,市场在消化黑天鹅事件所带来的“应急反应”后,资产价格亦会在时间的见证下理性回归。而那些等待写进未来课本里的天灾与人祸,更像是历史进程里无法忽略的裂纹,被投射在资本的修罗场里。
只是,万物皆有裂痕,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。
no.4 头号玩家的角力
沙特阿拉伯、俄罗斯和美国,一直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原油生产国。但在1960年以前,石油的技术与市场都受制于西方发达国家,油价也长期处于1.5至1.8美元/桶的垄断低位。
空有原油资源,却无法获得足够的话语权,中东各国一直心有不甘。1960年9月,踌躇满志的沙特联合伊拉克、伊朗等五国宣告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(现有13个成员国),旨在通过结盟挑战西方跨国公司在石油生产权与定价权的主导地位。
20世纪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,其本质便是opec与西方石油垄断资本间的定价权博弈。时至今日,opec与非opec产油国的每一次出招,都会在期现市场上演一次多头与空头的成王败寇。
第二次石油危机结束不久,为了应对来自美国和俄罗斯的竞争,opec宣布以争夺市场合理份额来取代过去限产保价的政策。“带头大哥”沙特更是通过提高产能意图低价“倾销”,率先发动价格战。——期货市场先行一步反映了市场预期,油价如瀑布而下,30天内布伦特原油价格暴跌65%。
此后,油价用了将近五年的时间才缓慢恢复元气。opec的调控手段也从“价格政策”重回“产量控制”。千禧年前后,opec前后3次达成深度减产协议从而拉升油价。另一边,多头也重新占领wti原油期货高地,到2000年9月已经从当初的10美元/桶的价格冰点回暖至37美元/桶。
两年后,opec成员国之一委内瑞拉发生石油工人罢工事件。罢工初期委内瑞拉石油工业生产和出口几乎中断,石油产量发生“坠崖式”下跌。市场供应担忧情绪持续发酵,wti原油期货月内暴涨23%。21世纪以来,大西洋彼岸的另一成员国尼日利亚也频繁发生罢工事件,屡次引发原油期货市场短期收涨。
2007年,伊朗核问题升温。安理会先后进行多次决议,对opec重要产油国伊朗实施制裁。这对国际油市未来两年的心理预期产生了重大影响,各路资本闻风而动——wti原油期货自2007年1月的58.32美元/桶被持续推高至2008年7月的145.08美元/桶,涨幅超过一倍。
7年后的北美大陆,美国找到了反客为主的锦囊——水平压裂技术,这种技术手段使得规模开采页岩油成为了可能,扭转了美国原油产量下滑的趋势。借由此次的技术革新,美国一改往日“捂住自家资源以备不时之需”的保守姿态,助推美国原油产量节节攀升,至此原油供给侧呈现“opec-美国-俄罗斯”三足鼎立的格局。
随着全球原油产量总体上升,市场本对opec减产抱有强烈预期。然而,2014年11月,opec却一改常态拒绝减产,试图重启价格战收复市场份额。多头预期随即破灭,油价大幅下挫——次年8月wti原油跌破40美元/桶,布伦特原油跌破50美元/桶,均创5年以来低位。
两年后,面对国际原油价格的持续低迷,0pec (石油输出国组织及其盟国)终于达成8年来首个减产协议——当天wti原油期货收报每桶49.44美元,上涨8.29%。而后,opec 相继达成4次深化减产协议,将减产周期延长至2020年3月底。自实施减产以来,国际原油期货又重新站上50美元/桶关口。
只是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,2020年3月opec 却未能达成新的深化减产协议,3月9日,沙特单方面宣布增产,价格战再次甚嚣尘上——当天wti原油期货重挫近27%,报收30美元/桶。沙特“我行我素”的举措导致疫情冲击下市场对于会议的乐观预期破灭,油价历史性崩盘。
事情在不到一年后再次反转。2021年全球进入后疫情时代,3月4日,opec 部长级会议结果表示除了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,其他成员国将延长减产计划,沙特将自愿延长100万桶/日的减产至4月,此番沙特“烽火戏诸侯”式的手法依旧让多头重拾信心,原油期货价格应声而起,重返疫情前高点。
上世纪70年代至今,原油的价格从opec的强势主导,逐渐演变至opec、非opec产油国和真实市场需求共同决定,历经艰难探索,国际原油基本实现市场化定价。
世事如白云苍狗,原油期货从诞生伊始的29美元/桶一度强势站上100美元/桶,历经数次大开大合的单边行情,如今重回100美元/桶的高位,仿佛一切都未曾改变。
no.5 终章
以史为鉴,可以知兴替。
期货市场自创立之初便被赋予某种“预言者”的光环,而那些早已成为过去的k线,却默默收录着历史的拐点。发生在现实世界的纷繁变换,往往先行一步在期货市场上初露端倪。
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,只是我们都自诩不会踏进同一条河里。
回头看去,早在北宋就预言了原油“大行于世”的沈括,一开始也不过认为它燃烧过的烟煤可制成更上乘的墨粉,或许他未曾想到,在此后的千百年里,这种烧起来“黑光如漆的脂水”,谱写了另一种的不凡。
“化尽素衣冬不老,石油多似洛阳尘。”
我们与沈括,都站在不同的时空里,眺望着下个时代的精彩。
作者:桂豆豆、许子馨
责任编辑:刘吴伟
期货从业资格编号:f3022319
投资咨询资格编号:z0014546